望望日曆,原來仲有3個月就生了。
第二胎的確沒這麼緊張,什麼用品也未買,每天記掛的就是工作。
就是因為離開了傳媒的正職生活,每星期都有不同工作要你費神,人更加不能亂。加上做網商,每天都要睇住堆貨、望住盤數,唔似得有份正職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,所以無論陀住個B幾重幾攰,都係要搬貨、出貨。
望望日曆,原來仲有3個月就生了。
第二胎的確沒這麼緊張,什麼用品也未買,每天記掛的就是工作。
就是因為離開了傳媒的正職生活,每星期都有不同工作要你費神,人更加不能亂。加上做網商,每天都要睇住堆貨、望住盤數,唔似得有份正職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,所以無論陀住個B幾重幾攰,都係要搬貨、出貨。
一直以為做完人工流產後需要的只是休息,卻原來要跟坐月一樣好好料理、好好吃,以調理好身子。
有說流產後猶如讓子宮重生,如果調理得好,絕對可以養好子宮,兼讓身體更健康。
4年前產後我有好好的坐月,因為我相信當中好處,而陪月亦很好,讓我可以安心地吃與睡,一個月的坐月時光好快就過去。(不過個人經驗覺得請陪月2個月會較好,好等媽媽有更多時間休息)
今次流產後坐小月,我承認力有不遞。
始終感覺與坐月不同,而且我有阿女要照顧,完全不接觸「生水」(未煲過的水)、不洗頭、不出街是沒可能的,亦因此我覺得坐小月不是很乖。
很多事情都只能盡做,那就掂完「生水」快快抹乾,出街時多帶披肩、帽子。
這次坐小月我找了「好安心」陪月公司,跟之前坐月一樣,跟胡太有聯繫開,故也直接問可否請陪月來幫忙坐小月,她一口答應,很快便安排到。
陪月有14年經驗,已經是有2個孫子的婆婆,但仍然很有魄力,比我媽媽看起來還年輕。
每天4小時,每朝來到幫我煲薑水、炒米茶,一天3餐,午及晚餐一定有湯水,另備燉品,前天是肉汁,昨天是木瓜雪耳,如果有需要,也可請她為老公、女兒多添分量。
喜歡她做菜清宜但不乏調味,南瓜肉碎是我女兒至愛,蓮藕炆排骨也好吃。
(以下是午餐菜單)
Day 1 - 南瓜炒肉碎+炒菜心+淮山蓮子茨實百合湯
不知今天會吃甚麼呢?
至於是否一定要請陪月,其實如果你有家人或傭人幫忙而手藝不錯,由他們煮也可,要留意必須煮得清淡,湯水亦得注意,坐小月初期太補身的皆不合適。
不過,如果經濟許可,有人代勞還是較好,每天不用苦惱吃甚麼,專人買好所有備料,又因為經驗老到知道煲甚麼、燉甚麼較好,不用家人這麼累也是好的啊。
12nn入院,刮宮手術於5pm進行。
以為在醫院會好悶,誰知人很累,迷迷糊糊睡與醒之間,3時多護士突然走來說可以提早做手術,便匆匆換衫去。
這次是有麻醉師全程監測的麻醉過程,於手背種豆,注入一些藥物不用2秒人就昏過去。
醒來已經回到病房,據知手術過程不到15分鐘。
28/9
最後一次產檢,再去見邱醫生,心理已準備好。
我承認前一天心裡還有著期盼,也許明天會照到胎芽,也許流產不會發生在我身上.......
儘管最終還是要面對空心囊,我選擇積極面對(原來每10位準媽媽就有1位會遇上)。
「你要選吃藥定做刮宮吸宮手術?」邱醫生問。
「前者食完會有肚病,似經痛感覺,希望頭1、2天可排去組織,之後再吃另一種藥讓你去瘀,拖的時間較長,成功率大約8成,但入侵性低,不用麻醉。
後者成功率近100%,快捷,要麻醉。」
選了後者,因為我事前在網上看了太多吃藥塞藥的經驗,近8成是痛苦的,朋友的親身經歷亦告知過程不易捱,你會感到肚很痛,全身忽冷忽熱,還會發燒,幾經波折也排不清所有組織,最後有機會要刮宮(你上網找找就會看到很多人遇到這慘況)。
長痛不如短痛,我選擇邱醫生幫我處理掉,亦幸運地翌日浸會醫院有空缺可以讓我做手術。
突然心變得安穩,我知道過了明天身體就沒有不適了。
立時打電話給「好安心」。
一星期前,我還致致電「好安心」的胡太,希望預約我之前坐月的好陪月,亦好好彩給我約到了,可惜最終無福消受,便打去取消,順道問一問可否安排陪月給我坐小月。
胡太真的很好,真誠地安慰了我好久,然後二話不說幫我找到了人,一位經驗老到的陪月姨姨,一星期6天上來4小時,替我弄薑水抹身、煲炒米茶、煮三餐。
所有事情都安頓好,就待明天的手術。
承著孕期的不適,我努力把每個細節記錄,希望給每一位同路人一點支持。
22/9
第一次記下感受的,是9月7日這天用手機寫下。
每一段都很短,希望用文字即時記錄當時的心情。
的確,懷有第二胎的感受是不同的。